6月7日,端午节。连日来,记者走访获悉,浓浓的端午情不仅让各式美味粽子热销,更有商家以传统文化情结炒热节日市场,升温端午经济。
粽子多元化
端午节前,记者走访沈城各大超市发现,众多品牌、各式各样的粽子已摆在最显眼位置。较往年,今年沈城市场的粽子品种更为丰富,除了糯米粽、枣粽、肉粽等传统口味,还增添了冰淇淋粽、小龙虾粽,甚至辣条粽等。口味多元,吸引消费者的胃口。
销售人员介绍,传统粽子受中老年消费者欢迎,而新口味更迎合年轻人的心理。
端午穿华服
与粽子出现多种新口味相映成趣的是,很多市民的“端午情结”也在悄然回归,他们无意间为“端午经济”赋能。
前几日,市民王女士为女儿买了件华服,让孩子穿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过节。王女士说,孩子所在班很多同学都买了华服,打算过端午节时穿。
记者走访发现,很多商场在端午期间推出“华服节”或举办传统风格服饰特卖会等促销活动。此外,五颜六色的端午五彩绳、香包、彩葫芦等也成为热销品。
文化“融”经济
端午假期,一些商场、儿童游乐场还举办了民俗文化节或民俗文化市集。
市民张女士说:“民俗文化节的创意很赞。这是一个让孩子从小感受、认知、传承民族文化的最佳机会。”
市民刘女士打算带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去参加民俗文化节。“应该建议有关部门在节日期间多组织和举办传统文化活动,让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融合。” (沈阳日报、沈报融媒记者 王晓婷)
|
|||
主办单位:沈阳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技术支持:沈阳市经济信息中心 |